SiteMap English Login
  • SiteMap
  • English
  • Login
  • 關於醫衛南向心連結
    • 關於本站
    • 衛福部新南向
      • 國家新南向政策
      • 衛福部新南向
    • 醫衛南向心連結
      • 關於新南向政策精神醫療相關計畫
    • 部內分享專區
      • 出國報告(含考察、訪問、參與會議、進修、研究、實習)
      • 外賓邀/參訪
      • 國際會議事項
      • 簽署MOU
      • 其他相關事務
      • 教學課程影片
      • 指標分析
      • 計畫或標案
  • 相關消息
    • 精神醫療資訊
    • 心理衛生資訊
    • 教學課程資訊
    • 合作網絡
    • 短片教育中心
  • 成果區
    • 雙向交流
    • 研討會
    • 教育訓練
    • 線上課程
    • MOU相關
    • 歷年成果彙整
  • 各國資訊
    • 印尼 印尼
    •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
    • 泰國 泰國
    • 越南 越南
    • 印度 印度
    • 菲律賓 菲律賓
    • 新加坡 新加坡
    •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
    • 紐西蘭 紐西蘭
    • 孟加拉 孟加拉
    • 不丹 不丹
    • 汶萊 汶萊
    • 柬埔寨 柬埔寨
    • 寮國 寮國
    • 緬甸 緬甸
    • 尼泊爾 尼泊爾
    •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
    • 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 馬爾地夫 馬爾地夫
  • 心指標及文獻
    • 新指標及指標分析功能介紹
    • 既有指標初步分析
    • 指標視覺化
    • 既有指標進階分析
    • 文獻
      • 國際新知
      • 各國學術交流
      • 參考文獻區
      • PubMed快捷搜尋區
  • 心連結
    • 政府部門
    • 醫衛新南向產業e鏈結
    • 國外合作機構
    • 國內合作機構
    • 國內其他心理衛生機構與計畫
    • 一國一中心
    • 國際研討會
      • 會議主題
      • 演講者介紹
  • 會員專區
    • 關於會員
    • 會員資料
    • 教學專區
    • 互動區
Path:
  1. Home
  2. 各國資訊
  3. 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

 

  

  *人口、人均所得、餘命數字以2019年UN數字更新為準

  *醫療資訊以WHO最新報告2017Mental health Atlas 資料為準

一、概述

  舊稱錫蘭的斯里蘭卡位於南亞次大陸東南方印度洋上的熱帶島國, 1972年改國名為斯里蘭卡共和國。政治首都位於科特,而經濟首都位於可倫坡。

  目前人口約2141萬,全國土地面積為約64,630 平方公里,地勢多為低窪,平坦至起伏的平原,中南部內陸多山。主要民族包括僧伽羅族約佔73.8%、坦米爾族佔18%(其中印度移民佔5.1%)和摩爾人佔8.3%。77%屬於上座部佛教徒、15%屬於印度教徒、7.5%屬於穆斯林及基督徒。

  斯里蘭卡的經濟以寶石出口和農業為主,主要農產出口如稻米、橡膠、椰子、咖啡等許多熱帶地區代表性的經濟作物,2019年人均國民所得毛額為4,020美元。該國最重要的出口產品是錫蘭紅茶,斯里蘭卡是世界三大產茶國之一,也因此國內經濟深受產茶情況的影響。具有豐富的觀光資源,但自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所引起的大海嘯以來,該國的海岸線被嚴重破壞,觀光業也因此受創。

  斯里蘭卡有9個省,並劃分為25個區。每個地區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區書記(District Secretary)負責管理。中央主管機關由衛生營養原住民醫學部(The Ministry of Health, Nutrition and Indigenous Medicine)負責制定和實施關於健康、營養、土著醫學和其他屬於其職權範圍的主題的國家政策。該國憲法規範由省議會負責運營國內大部分的公立醫院,但少數直屬部級醫院,由可倫坡中央政府直接管理。

二、心理衛生政策與體系  

  斯里蘭卡以提供世上已知最早的醫療保健系統之一而聞名,擁有免費的全民醫療保健系統。西醫之外,也有自己的傳統醫學體系。政府於1951年頒布了《免費醫療政策》(Free Health policy)。公共醫療保健系統由國家資助,所有公民均可使用其設施。該系統覆蓋約50%的門診服務和90%的住院服務。預防保健是免費的。

  2005年11月11日,斯里蘭卡由衛生部(Ministry of Health)在第1418號政府公報中公佈《 2005-2015年精神健康政策》(The Mental Health Policy of Sri Lanka 2005-2015)。

  《精神衛生條例》(Mental Health Ordinance)於1873年首次制定,並於1956年進行了修訂,現在由《精神衛生條例》代替衛生法(Mental Health Act)。

  斯里蘭卡計畫制定新的精神衛生立法,並根據《精神健康法》設立新的管理局,以負責國營和私人醫院的患者護理標準。

  醫療服務由國營與私營體系協力提供,斯里蘭卡有555家政府醫院,2014年統計資料指出,公共部門佔斯里蘭卡醫院的 73% 和可用床位容量的 93%,同時處理了 90% 以上患者的住院和醫院門診。

  隨著人民收入和對私人醫療服務需求的增加,斯里蘭卡開始出現了大量的私立醫院。提供比政府醫院豪華而昂貴的服務,但大多侷限於可倫坡及其郊區。

   斯里蘭卡於 1989 年建立現行的三級醫療保健體系。起初,初級衛生保健服務的管理權下放給省議會。二級基層醫院68家,區綜合醫院18家,提供診療設施。在三級,中央政府管理國立醫院、教學醫院和 10 家較大的專科醫院以及藥品採購、人員招聘和部署以及培訓。轉診程序採雙向制,可以從初級保健到二級/三級保健的向上轉診以及從三級/二級至初級保健的向下轉診。

   斯里蘭卡的初級衛生保健模式通過政府衛生系統在全島範圍內免費,為提供全民健康覆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雖然多數初級保健醫師和護理師有接受過官方的精神醫療在職培訓,但官方批准給大多數初級保健診所的精神管理和治療導引手冊中都沒有納入精神疾病,衛生部門沒有授權初級保健護理師開立心理治療藥物處方。同樣,官方政策也禁止初級保健護理師在初級保健系統中獨立診斷和治療精神障礙。

三、人力資源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各國的專業人員比例為2.5:1,000。WHO指出,在斯里蘭卡每10萬人口各種精神醫療專業人員比例仍偏低,10萬人口中精神專科醫師0.52、護理師3.28、心理師0.25、社工0.28及職能治療師0.22。該國每千名患者中只有一名醫師和兩名護理師,仍然嚴重缺乏受過培訓的專科醫師,例如牙醫、心臟病專家,和腫瘤科醫師。尤其醫療勞動力分佈不均,專業人員集中在城市地區,農村醫院的人員不足。

  所有六所醫學院的精神醫學系都有本科培訓計劃,包括一到兩個月的臨床實習和課堂教學。

  斯里蘭卡,可倫坡大學醫學研究院 (the Postgraduate Institute of Medicine ,PGIM) 目前提供醫學研究文憑、碩士和醫學博士課程的機構。學科委員會包含來自各大學的相關專家學者。醫學博士課程需圓滿完成包含在英國、澳洲、紐西蘭、新加坡或印度等國經斯里蘭卡醫學委員會(Sri Lanka Medical Council)認可的機構,至少完成一年的國外培訓與實習。

  成功完成PGIM 推動的醫學博士 (MD)精神醫學培訓計劃和考試訓練學程者,可獲得斯里蘭卡精神醫學專家的認證資格。PGIM自1981年啟動的為期五年的精神醫學研究生培訓計劃迄今已培養了70多名精神醫學專家,但在斯里蘭卡的精神衛生服務機構能夠留任的人數不到一半。

  該國法律規範,畢業於海外醫學院的的斯里蘭卡公民,必須要通過執業醫學註冊考試 (Examination for Registration to Practise Medicine, ERPM)以驗證是否具備適當的探究、臨床推理、批判性思維和決策等智力技能從事醫療實踐,通過ERPM的人員,等於完成向斯里蘭卡醫學委員會註冊,取得被認可的醫學學位。

四、心理衛生照護體系與健康促進

  斯里蘭卡的公共精神衛生服務是圍繞醫院組織的,醫院有提供住院、門診、復健、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心理健康促進推廣等不同層次的心理衛生服務。

  多數大醫院和一些小醫院都提供心理衛生門診和日間設施。且大部分都有基本的精神藥物和電休克治療設施,而教學醫院單位幾乎可以買到包括新藥的所有藥物,私營部門也有提供相關藥物。

  位於可倫坡郊區的兩家大型精神病院提供近2500張住院病床。其中長期住院患者佔一半以上。除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自願患者外,法院、其他單位和非自願患者也居住在這些機構。國內已浮現聲浪認為應該在逐步淘汰可倫坡集中式的精神病院設施,同時有發展省級精神衛生服務的必要性,以強化精神醫療的可近性,但目前尚未採取實際落實行動。

  1927年成立的國家精神衛生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NIMH),是斯里蘭卡衛生部下屬的一所國營三級護理醫院,是斯里蘭卡最大的心理健康醫院,共有約 1500 張病床,每年有超過 8000 名患者入住,為所有類型的精神疾病提供護理、急性和中級護理以及專業服務。NIMH致力於促進、預防、治癒和康復精神障礙的人及其家人,並且以專業和關懷對社區提供專業精神科服務,是斯里蘭卡精神醫療中不可或缺的領頭羊,同時也是該國心理健康培訓和研究的主導中心。

資料來源: WHO’s Mental Health Atlas 2011

  斯里蘭卡政府認為促進良好的心理健康需要跨部門的合作和行動。政府預計先著手設計和實施一項國家戰略,以減少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和歧視,只有先解決精神疾病的恥辱感才能進一步促進心理健康。政府有成立全國精神衛生諮詢委員會(The National mental Health Advisory council),其任務之一是運用廣泛的基礎方法以求促進跨部門在心理健康領域的合作,進而達成改善人民的生活和福祉的目的。

五、主要議題、挑戰與機會

   一段時間以來,心理健康一直是斯里蘭卡的關注焦點。該國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平均每年有 6000 人死亡;在斯里蘭卡,每年有近 10 萬人企圖自殺。

   過去長期內戰衝突,加上2004 年印度洋海嘯的破壞性影響,這些不穩定的環境因素給斯里蘭卡人民帶來巨大壓力,增加他們遭受精神創傷的風險,進一步加劇該國精神疾病的流行。

  但是國內精神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斯里蘭卡精神科醫生大多集中在城市地區,而飽受戰爭蹂躪、最需要精神衛生保健的地區卻也是精神疾病軟、硬體設施最匱乏的地區。

六、潛在交流議題

  斯里蘭卡精神醫療與心理衛生的主要議題包括高自殺率、精神專業人力不足、精神醫療設施資源分布不均,基層醫療人員心理衛生訓練缺乏、各層級醫療的心理衛生服務能量不够。潛在的交流議題包括自殺防治、精神醫療人力訓練發展及基層醫療與社區精神復健模式推廣等。

 

 

 

 

About website
Contact Us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
高雄市苓雅區凱旋二路130號

07-7513171 分機 2367

rebampintaiwan@gmail.com

About

Recommended screen resolution : 1024 * 768 or above

Website viewers : 162101

2021 ©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

Privacy and Secure policy Government Website Open Information Announcement

Copyright©2020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Organized by Kaohsiung Municipal Kai-Syuan Psychiatric Hos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