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21-12-09 │ 發佈人︰後台管理員

印尼人對精神疾病原因的感知和對適當治療途徑的看法

  印尼的精神醫療系統包含使殖民遺跡現代化的努力。獨立後,印尼精神病學課程與美國版本保持一致。此後,印尼的精神醫療照護主要受美國精神病學的影響,為新型開放式醫院和門診治療提供了靈感。生物-心理-社會模型成為精神病學思維的主要模式。然而,精神健康問題的醫學化往往會忽略疾病的主觀感受,而傾向於在複雜的醫療系統(在印尼,由精神衛生專署控制)內提供可獲得的精神健康治療。國內精神科醫生寥寥無幾,偏遠地區的人們獲得治療的機會更有限。

  提供的服務需求的服務與接受的服務之間存在的差異已為人們所知幾十年了。一項針對傳統康復技術的研究發現,多達80%的精神疾病患者在諮詢醫生之前可能會去看傳統治療師。一項國家政策,承認傳統治療師和醫生在精神疾病患者治療方面並存。然而,印尼的精神健康治療差距仍然很大。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爪哇人對精神疾病病因的看法,以及他們對治療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的看法。

  這項定性研究包括將半結構化訪談整合到一項隨機集群研究中,該研究探討了初級精神醫療服務的臨床和成本效益,以印尼語和爪哇語進行採訪,並且依研究需求從日惹省21個地點招募初級醫療病患為參與者。採訪方式為錄音、轉錄及翻譯成英文,而且採用主題分析來分析訪談筆錄。

  這項研究的參與者包括51名女性 (68%)和24 名男性 (32%),發現精神健康問題的感知原因(包括"外在因素""內在因素""靈性因素")與適當的治療途徑("現代醫學""社會支持和活動""宗教或精神介入")等。性別可能會影響一些結果。

  研究主題顯示對精神健康問題偏見和對最佳治療方法假設的多樣性。其中一些偏見和假設支持現代醫療照護的好處,而其餘的則推動或促進了精神或宗教治療師的傳統療法。儘管有一些證據證明對精神疾病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型有所了解,但大多數參與者未能理解精神健康和疾病的複雜性,因此指出精神健康、疾病和治療(尤其文化和精神一致)的情境公共教育的重要性。

 

連結:https://doi.org/10.1186/s13033-021-00497-5

資訊來源:BMC, research in progress